中央內容區塊

一、路線圖

二、路線說明與簡介
臺北都會區以往的單核心發展型態導致市中心區負荷過重,造成交通擁擠、都市功能衰退之現象,往郊區發展已呈必然趨勢,「淡海新市鎮」自民國81年奉行政院指示執行開發,其目的係以提供較廉價住宅之居住功能為主,預期將引進30萬人口,以疏解台北都會區都市成長壓力,解決臺北都會區住宅不足及房價飆漲等問題。淡海新市鎮優質住宅政策及區域發展,亦須配合規劃完善聯外交通運輸系統,方能吸引人口遷移轉入、人力及產業等民間資源共投投入。另淡水地區主要聯外道路交通省道臺2線、臺2乙線、縣道101於平日尖峰及假日時段常使道路服務水準降至E級,致使交通極為壅塞。
打造淡海新市鎮大眾運輸系統建設將是攸關淡海新市鎮未來發展及解決淡水地區交通擁擠之重點政策,行政院於102年2月25日核定淡海輕軌運輸系統建設計畫,獲得交通部及營建署新市鎮開發基金大力出資補助,並由本府擔任建設主管機關。淡海輕軌運輸系統分為二期興建,第一期路網包含綠山線紅樹林站至崁頂站(V01-V11)及藍海線淡水漁人碼頭站至台北海洋大學站(V26-V28),第二期路網包含藍海線淡水站至淡水漁人碼頭站(V21-V26)。整體路網總長度共為13.99公里,共設20座候車站以及1座機廠,路線概述如下:
【綠山線】:
自捷運淡水線紅樹林站,沿中正東路北行,轉至淡金路(臺2線)續往北,再轉淡海新市鎮之濱海路往西,至沙崙路轉往北至淡海新市鎮第一期第一開發區之北緣止。
淡海輕軌完工後,提供淡北運輸走廊新穎、便捷及舒適的運具選擇,轉移私人運具使用輕軌運輸系統,亦可紓解臺2線瓶頸交通問題,更可加速帶動淡水地區及淡海新市鎮城市風貌更新及區域發展。淡海輕軌運輸系統總工程計畫經費約153億元,本府負擔65.4億元,第一期路網綠山線(V01-V11)於107年12月24日通車。
【綠山線】:
自捷運淡水線紅樹林站,沿中正東路北行,轉至淡金路(臺2線)續往北,再轉淡海新市鎮之濱海路往西,至沙崙路轉往北至淡海新市鎮第一期第一開發區之北緣止。
淡海輕軌完工後,提供淡北運輸走廊新穎、便捷及舒適的運具選擇,轉移私人運具使用輕軌運輸系統,亦可紓解臺2線瓶頸交通問題,更可加速帶動淡水地區及淡海新市鎮城市風貌更新及區域發展。淡海輕軌運輸系統總工程計畫經費約153億元,本府負擔65.4億元,第一期路網綠山線(V01-V11)於107年12月24日通車。
車站代碼 | 車站位置 | 車站站名 | 備註 |
---|---|---|---|
V01 | 中正東路二段紅樹林站旁 | 紅樹林 | 捷運紅樹林站銜接轉乘 |
V02 | 淡金路上與淡金路77巷交叉路口北側 | 竿蓁林 | |
V03 | 淡金路上鄰近國泰橋 | 淡金鄧公 | |
V04 | 淡金路上與水源街二段交叉路口北側 | 淡江大學 | |
V05 | 淡金路上與北新路交叉路口北側 | 淡金北新 | 加註北投子 |
V06 | 淡金路上與新市一路三段交叉路口北側 | 新市一路 | |
V07 | 濱海路一段上與中山北路二段交叉路口東側 | 淡水行政中心 | |
V08 | 濱海路二段上與義山路交叉路口西側 | 濱海義山 | |
V09 | 濱海路二段上與沙崙路交叉路口東側 | 濱海沙崙 | |
V10 | 沙崙路上與新市三路二段交叉路口南側 | 淡海新市鎮 | |
V11 | 沙崙路上與新市六路交叉路口南側 | 崁頂 |
三、完工後照片

新市一路站(V06)至淡水行政中心站(V07)間大轉彎輕軌路段

平面輕軌路段

淡水行政中心站(V07)

濱海沙崙站(V09)
瀏覽人次:198653 人
更新日期:2020-11-19